http://szxz.tyblog.com/index.shtml
 
 
 时 间 记 忆 
<<  < 2011 - 11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让美德走进学生的心里

>>2009-11-30 13:38:00
 
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相信给许多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位年轻的母亲耐心地给自己年迈的母亲洗着脚,她年幼的儿子看到了,也学着母亲的做法,给自己的母亲端水洗脚,那温馨的一幕,让人久久难忘。是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几千年发展的历程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更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也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道德教育中不可欠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有着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旦创立的兴艺教育就提倡德、智、体、美诸育兼备;大教育家孔子则把传授知识和道德教育相结合,言传身教,要求学生扬善抑过、自我修养。历史证明,传统美德的影响,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为中华民族的兴亡和社会发展前赴后继、建功立业。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求。在新时期里,塑造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德育要发挥重要作用,德育要从身边的道理,从为人处世的道德培养入手,从培养行为规范教育、养成教育起步,在培养目标上要有战略性、现实性、明确性。战略性要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德育主要内容之一。
青少年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太多希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又怎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一个没有希望的接班群体,又能指望他们创造什么奇迹和辉煌呢?建立良善的社会风气、挽救下一代和我们自身,这需要每一位家长、老师及整个社会的通力合作。古人云: 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教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义务让我们的学生成才先成人,我们有责任通过我们的教育来改善我们的社会道德氛围,将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直接执行者,是指导团队会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渠道的桥梁。
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实施传统美德教育呢?根据我的几年的班主任经验,我认为以下的方案还是行之有效的:
1
、利用主题班会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块主阵地,充分发挥班会的作用,尤其是主题班会,如果开的好的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开展《我爱我家》、《责任伴我行》、《做最好的自己》、《中国奥运》、《我眼中的美》、《改革开发30周年》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演讲、表演、小品剧、快板、讲故事等等)进行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准备、参与及亲身感受,来达到对传统美德的正确认知和树立传统美德的意识,从而达到通过活动引导行为的目的。开展以自主与责任为主题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情感以及把事情做好的行为和能力,从五个途径(认识自我、对自己负责、对小事负责、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加强自主与责任教育。结合教师节、国庆节、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等等,不断开展热爱祖国、尊师颂师、爱生重教、尊老爱老、团结友爱的传统教育,并在学生中评选积极分子,宣传先进事迹。
2
、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和达到自我目标的培养。
从接班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下了这样的决心,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自创班歌、自树班训的活动中来,让他们认真思考之后拟定班歌、班训,然后再通过评选最后进行确定,并把它们做成标语贴在班级的墙上。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班徽,并把班徽的含义写在班级墙报的指定位置。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约束自己的我的二十不准,贴在班级墙报专栏中,让每个学生制作自己的档案袋,每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记录,做自我评价。通过这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我的几年多的尝试,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对他人的责任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了。学生能够明确地感受到我的言行代表班级形象,代表学校形象。这远比我们的所谓的说服教育要有效的多。开展寻找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哪些行为我们应该唾弃或改正你最崇敬的人是谁?你以为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等活动。利用班会课要求学生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讨论,通过讨论不断地澄清学生思想上的模糊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3
、充分利用学校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歌咏比赛、军训等进行集体观念教育。
一年来,我校精心组织并认真实施,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为重点的教育活动。如:去劳技中心参加实践活动,去阳光地带开展拓展活动,为灾区人民的募捐活动,生动活泼的趣味体育节,还有兴趣盎然的读书义卖等活动,这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积极合作的意识,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学生勇于参与,同时品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并用写作方式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感受,至今回想起来还兴奋不已。今年开学初,学校整修了环境,学生积极参与到美化校园,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自己搜集学校活动的照片,发挥自身的潜能,亲手绘制手抄报贴在班级的自主栏,制作成长册,表达自己对学校老师哺育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表示以实际行动热爱学校,报答老师的积极情感。同学们看到面貌一新的校园环境和班内舒适创新的环境,淘气的学生少了,文明的行为多了,自觉的维护教室及环境,轻声慢步,右行礼让,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文明示范生,佩带上文明胸卡,自觉意识更高了。
在今年的秋天学校组织师生去阳光地带开展拓展活动,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在各项活动中组织的有条不紊,并且克服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在集体活动中团结协作,凝聚力增强了。这一实践过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力,并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4
、在诵读训练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课本中的古诗词、文言文大多短而精,韵律上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琅琅上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在文章之中均有所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诵读、有感情朗读,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如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文章之中五柳先生的形象可谓陶渊明的自画像,全文不到二百字语言朴素洗炼,平淡之中却寓意深刻,为了加深理解。在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叙事性强的文章内容真挚感人,我利用语文课体会作者的感情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
5
、通过读书活动进行传统情感教育。
在平时读杂志或报刊时,我很注重收集一些感人事迹,总是利用自习课把它拿到班上,念给全班同学们听。到了感人之处我往往和同学们一起流着眼泪,品味其中的心酸与苦涩;有时,到了文字激扬之处,我与同学们一起畅怀大笑,感悟人生的成功与喜悦。还有学生的自主活动。由小干部搜集精彩的,感人的佳文并组织开展讨论,哪些应大力弘扬,哪些要接受教育,有些内容还要经过同学热烈的讨论,小小的文字,真实的感受,没有任何掩饰的心与心的交流,比一切语言的魅力都要大的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埋下正确的道德观。
6
、进行班级礼仪展示大赛,树立美好的道德尺度。。
因为一个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定型。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只要有一回禁不起诱惑而失去了对道德的追求,重新做起会变得更加困难。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实际的行为教化,通过礼仪的展示进行行为的强化。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每个学生逐步形成了对集体的责任意识。自我约束力,逐渐形成。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让学生管理集体,让学生会管理集体,让学生都受集体管理。使班级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展开。这样做有两个直接的好处:一是参赛者要进行一些礼仪的培训和认知,进行客观上的落实,二是通过直观的观看礼仪常规,更能有效地进行行为的导向性,让其他学生心中有一个美德尺度。
在我们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把传美教育当作工作的重心,成为把传统美德继承与发扬并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让传美教育走进学生的心里,使其有旺盛的生命力,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周尔珍荐)
   szxz   
发表评论:
 
 我 的 相 册 

 
 友 情 连 接 
 用 户 登 录 
 我 的 好 友 
 我 的 圈 子 
 博 客 信 息 


 文 章 搜 索 

 
   


   
天涯博客欢迎您!